
全球视野, 下注中国
打开APP
2025-07-06 07:41 星期日
2023-02-01 09:26
格隆汇2月1日丨科创50指数开盘报1016.31点,涨0.19%。
14.2w 阅读
2023-02-01 09:20
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回笼2920亿元
格隆汇2月1日丨中国央行:今日进行1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中标利率为2.00%,与此前持平。因今日有447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,当日实现净回笼2920亿元。
19.7w 阅读
2023-02-01 09:00
格隆汇2月1日丨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盘初涨0.18%,上一交易日凌晨夜盘收涨0.27%。
22.5w 阅读
2023-02-01 08:59
世纪天鸿:投资公司专注于NLP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
格隆汇2月1日丨世纪天鸿在互动平台表示,公司投资的北京一笔两划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NLP(自然语言处理)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,在教育应用领域和大数据素材领域有深厚的积累。
SZ 世纪天鸿
22.7w 阅读
2023-02-01 08:51
银河证券:畜禽养殖链依旧为当前关注重点,积极把握相对低位的布局机会
格隆汇2月1日丨银河证券指出,畜禽养殖链依旧为当前关注重点,积极把握相对低位的布局机会。重点关注祖代引种出现收缩、处上行周期初期的白羽鸡行业,可板块性关注,包括益生股份、禾丰股份、民和股份、圣农发展、仙坛股份。其次可关注生猪、黄鸡价格走势,个股优选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、立华股份。同时关注后周期行业机会,包括饲料龙头海大集团及疫苗优质企业普莱柯、中牧股份。
SZ 温氏股份 SH 普莱柯
3.5w 阅读
2023-02-01 08:44
银河证券:2023年险企基本面有望反转 资产端改善推动估值提升确定性强
格隆汇2月1日丨银河证券研报认为,2023年险企基本面有望实现反转,资产端改善推动估值提升确定性强。负债端,疫情感染高峰影响开门红销售,随着疫情影响消退,代理人展业稳步推进,寿险核心业务指标向好;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开,车险保费增速有望回升,产险景气度上行延续。资产端,地产系列支持政策落地,多渠道融资纾困,险企地产投资风险化解,投资端改善;宏观经济复苏对长债利率形成支撑,增厚险企投资收益。
2.8w 阅读
2023-02-01 08:43
北方稀土:首月开门红 生产保持快节奏和加速度
格隆汇2月1日丨据北方稀土消息,北方稀土召开生产调度(扩大)会议。会议通报2023年首月生产经营情况、安排部署2023年生产经营工作。1月以来,北方稀土各条产线生产保持着快节奏和加速度,冶炼分离产品月计划完成率106.65%,稀土金属产品月计划完成率104.68%,稀土功能材料产品月计划完成率106.41%,其中,磁性材料产品月计划完成率111%,实现了首月“开门红”。
SH 北方稀土
3.2w 阅读
2023-02-01 08:43
中信建投:估值合理 2月成长板块预计仍将占优
格隆汇2月1日丨中信建投指出,短期政策+基本面预期共振向上难以证伪,多线索具备轮动交易机会,弱复苏背景下预计成长整体仍将占优。整体成长板块当前估值水位合理、业绩具备相对确定性,2月预计仍将占优。配置优选政策明显改善、医保谈判超预期的医药板块,预计创新药、疫后复苏相关子行业业绩有望快速复苏。价值板块一季度随经济弱复苏,周期品价格弹性有限,23年基建投资维持韧性,地产仍有需求刺激政策待出台。相对看好地产链后周期(建材/家居)、通用机械等低基数下的改善弹性。整体配置成长>医药>价值(周期),行业关注信创、军工、储能/光伏新技术、芯片设计/MLCC、游戏、黄金、绿电、医药、消费建材。
1.4w 阅读
2023-02-01 08:38
两市融资余额增加58.72亿元
格隆汇2月1日丨截至1月31日,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615.55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2.31亿元;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835.09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6.41亿元;两市合计14450.64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8.72亿元。
18.3w 阅读
2023-02-01 08:33
中信证券:后续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会延续回暖
格隆汇2月1日丨1月,随着“放开”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,制造业景气上升至50.1%,重新回到扩张区间。综合来看,1月制造业企业产需两端指标均有明显回暖。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49.8%,较上月上升5.2个百分点;新订单指数为50.9%,较上月上升7.0个百分点。非制造业方面,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.4%,较上月上升12.8个百分点,重返扩张区间。我们预计随着政策效力进一步释放,后续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会延续回暖。
20.7w 阅读
2023-02-01 08:33
中信证券:碳中和下电价上涨 捋顺电价势在必行
格隆汇2月1日丨中信证券研报认为,碳中和政策背景下,电力低碳化是能源转型的关键,其中电力低碳化的关键是电力市场化,而电力市场化的关键是电价机制改革。当前改革的方向是电价形成机制更市场,电价结构为疏导成本更细化。整体来看,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增成本使得电价上涨将会是大概率事件,分类上来看预计居民侧电价保持稳定,电源侧受益,电网侧影响较小,高耗能用户承担成本。根据我们测算,预计2030年市场电(非居民用电)价格或接近0.7元/度,但长期趋势有望随发电成本下行,建议关注绿电交易+分布式电力交易+电子交易平台+虚拟电厂。
1.9w 阅读
2023-02-01 08:20
中信证券:供需与政策有望共振 稀土产业链成长正当时
格隆汇2月1日丨中信证券研报指出,2022年四季度以来,下游需求逐步回暖,稀土价格稳中有进。近期商务部发布《关于<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>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》,未来我国有望将稀土产业链相关技术明确纳入禁止出口目录,进一步从政策面巩固我国稀土行业技术优势,供需与政策有望共振,持续推荐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。
3.8w 阅读
2023-02-01 08:11
方正证券: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 NLP头部厂商将率先受益
格隆汇2月1日丨方正证券研报称,AIGC(AI Generated Content)即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,而ChatGPT则属于AIGC的一个典型应用。目前我国在自然语言理解及相关AI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,国内AI大厂百度、腾讯优图、科大讯飞等都在加大AIGC领域的投入。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,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,特别是NLP头部厂商将率先受益,其中既包括了科大讯飞等独立技术提供商,也包括百度、腾讯、字节等互联网厂商;其次在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乐各领域的内容提供商,也将得益于AI技术驱动下数字内容的快速发展;此外AI芯片供应商也将一定程度受益。目前从受益顺序来看依次为技术提供商、内容供应商、AI芯片供应商。
SZ 科大讯飞 US 百度
4.7w 阅读
2023-02-01 07:10
经济日报:房地产市场复苏力量正在积蓄
格隆汇2月1日丨经济日报文章指出,稳预期、防风险、促转型将是2023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。2023年,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将继续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。关键是要尊重规律,尊重实际,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提升市场信心。新春伊始,房地产市场初露企稳端倪,回暖复苏的各方面力量正在积蓄。
2.2w 阅读
2023-02-01 07:10
经济日报金观平:扩大投资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
格隆汇2月1日丨经济日报文章指出,去年以来,面对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冲击,我国及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,相机抉择和精准调控有效实施,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,一系列务实有力、精准有效投资政策的出台,释放了拉动经济和优化供给的双重效应,经济运行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。总体看,我国扩大投资仍然有潜力、有空间、有动力。要在准确把握投资方向的基础上释放投资潜力。要在促进规模合理增长和结构持续优化上拓展投资空间。要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中形成持久动力。扩大投资重在有力有效,贵在精准可持续。
23.4w 阅读